书画院院士

宛新平:航天梦中的“徽元素”,熠熠生辉!

发表时间:2023/04/25 15:19:27  浏览次数:23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4月24日上午,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

  本届航天日的主题为“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

  令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主场活动的地点选在了合肥。

  为什么是合肥?为何是安徽?

  而近距离观察——“航天”梦想中的徽元素鲜明饱满、亮点频现,让许多人感觉到又在意料之中。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叩问苍穹,承载着每一个人的太空梦想。

  航天日的举办,对于合肥乃至于安徽意味着什么?

  开幕式上,信息量很大。

  譬如,发布天问一号任务火星全球影像图、月壤信息等一批航天领域重大信息,并颁发“钱学森最高成就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航天创新团队奖”和“航天国际合作奖”。

  又如,10个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项目在会上签约,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小卫星命名同时发布,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在会上揭牌,等等。

  时光拉回到2022年3月12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在自己的微博中发布了一段内容:中国在安徽合肥成立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

  一句话里透露出重要讯息。

  航天领域先进成果如何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合肥“创新之路”,缘何引来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和瞩目?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等多颗卫星,推动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如今,我省已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带动,以航天宏图、中科星图为牵引,集聚110多家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的产业集群,彰显出厚积薄发、动能强劲的发展态势。

  梦想起航,遨游太空,向宇宙进发……

  点点滴滴,航天梦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勤劳动、勇攀高峰和坚韧不拔。

  有人说,看得见的树,是春风里绿色的图景,看不见的树,更是春潮里涌动的生机。

  在这个万物勃发的春天,创新的种子一经播撒,就会迅速生根、发芽。

  纵观大势,江淮大地扭住“创新”,坚定不移下好先手棋,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汇聚,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一大批标志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创新已然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

  “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落子合肥,其实正彰显安徽的科创实力和创新源泉正奔腾涌流。

  创新如同一次没有终点的长跑,从“创新之花”到“产业硕果”,合肥十年磨一剑,按下“快进键”,奏响“春之声”,激荡出一片风景独好的科里科气“创新天地”!

  奋斗是梦想的动力,创新是理想的风帆。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

  叩问苍穹,探索不停——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以勃发之气,巡天探宇叩问苍穹,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勇毅前行。

  “人生当如彩蝶,间或停憩,勿忘翩跹”。

  由蔚蓝星球飞向浩瀚星空——奋楫再扬帆,皖美再出发!


来源:中安在线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