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院院士

安徽:守根护脉,活化文化遗产

发表时间:2023/06/11 08:57:14  浏览次数:18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为优秀文物建筑打造“电子地图”和“电子身份证”,让普通市民能以新视角来体验街道和建筑,参与城市文化的传承,这是芜湖市优秀文物建筑“一房一册”项目创意的初衷。

  包括优秀文物建筑“一房一册”项目成果发布在内的多项活动,让6月9日举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人字洞考古发掘25周年成果特展,展出了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出土的化石、人工制成品及根据化石复原的动物模型。铁骨画魂——芜湖铁画专题展,与芜湖铁画数字化产品同期发布。百人民俗巡游队伍自芜湖大剧院出发,以“中江塔”牌坊为终点,在巡游中融入表演技巧,并与现场观众互动,尽显民俗文化风采……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全省各地文旅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将陆续开展23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亳州市博物馆的“六载·千年——亳州建设工程六年考古成果展”,全面展示亳州2018年—2023年考古工作阶段性最新成果。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组织考古体验活动,带领中小学生前往市区考古工地现场,近距离体验文物发掘。在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歙县,“徽州古城奇妙夜——文物‘徽’说话”活动,通过沉浸式游园设计,增强全民文保意识。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守根护脉。安徽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品类齐全,特色鲜明。全省有不可移动文物2.5万处(含革命文物3318处),其中国保单位175处、省保单位915处,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各地将做好文化挖掘,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与教育互动、与科技共生、与旅游融合,让革命文物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文化瑰宝更好彰显徽风皖韵。(晋文婧)

来源:安徽日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