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院院士

安徽338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

发表时间:2023/07/13 18:05:57  浏览次数:20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7月11日,安徽省住建厅发布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体系规划(第一阶段工作)、保护利用技术导则两大项目成交公告,以后将采取更多有力政策举措,留住徽风皖韵历史底蕴和乡愁。

  安徽省传统村落数量多、风貌较完整、集聚度较高,先后组织开展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和四批省级传统村落申报。目前,共有传统村落807个,其中469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并实施挂牌保护,338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已经基本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体系,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了全面摸清传统村落家底,探索多元化以用促保机制,省住建厅今年组织开展调研,完善顶层设计,谋划重点课题研究,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下一步,安徽省将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技术导则。重点针对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469个中国传统村落,研究划分全省传统村落风貌区,并进行分区指引;提出传统村落及农房组团整治原则;提供空间格局保护及风貌、建筑单体提升、历史环境要素、景观环境、环境设施小品等指引:提出传统村落风貌整治审查管控要求。

  此外,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体系规划第一阶段工作也将开展。通过梳理省域传统村落资源,凝练历史文化价值。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史、近现代文明史、中国共产党建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的突出成就等不同时期,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地理等不同类别,系统梳理省域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构建省域传统村落价值框架。

  今后,全省会初步确定各类传统村落发展指引,坚持应保尽保、以用促保,统筹制定差异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策略,明确分类保护重点、活化利用、融入城乡建设等内容。补充完善传统村落体系名录,评估保护现状的缺口短板,大力挖掘“潜在”保护对象。对潜在传统村落进行分级分类评估,提出申报与增补建议名单,加快构建省域传统村落保护总体布局。(记者 吴奇)

  来源:合肥晚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