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院院士

打好“长江文化牌” 续写长江“新故事”

发表时间:2023/08/16 09:54:43  浏览次数:72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跨越历史五千年,星光璀璨凌家滩。

  作为中华大地南方最神奇的文明所在,凌家滩闪耀着久远的古国形态和文明曙光,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作为马鞍山长江文化中极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凌家滩是马鞍山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也是马鞍山城市精神的重要来源。

  群星璀璨,大咖云集。8月11日,2023马鞍山首届长江文化论坛举行,“凌家滩”成为专家学者们谈及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凌家滩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节点,它在时间上比良渚文化还要早上几百年,成为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如今,凌家滩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开发和利用,将给予马鞍山人文化自信的底气。”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大学教授刘伯山说。

  “凌家滩文化不仅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更是对长江多元包容文明的最佳体现。马鞍山要抢抓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时代机遇,擦亮文化品牌,聚力打造长江名城。”河南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主讲人程遂营说。

  “凌家滩遗址沟通了长江中游和下游,让东西南北的文化在这里交融。马鞍山应以凌家滩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和引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彰显马鞍山在长江文化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叶润清说。

  闪耀着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曙光,凌家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它凝聚着祖先们丰富的思想智慧,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走进新时代,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如何做好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双向奔赴”,如何讲好“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城市故事,这个城市中的人们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

  在凌家滩遗址工作了十多年,前来参加此次长江文化论坛,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十分激动,满怀期待。

  “聆听了专家们的交流发言,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的大文章,共同描绘未来美好图景的信心。”唐军说,凌家滩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节点地位,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再向前提早了300年至500年。去年,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今年,凌家滩在进行第15次考古发掘。

  “我们要让沉寂在大地上的遗址活起来,在加强文化遗址保护的同时,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挖掘其历史内涵,不断构建宏大叙事的华夏文明的广阔场景。”唐军说,下一步,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将围绕凌家滩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地位和考古中国这两个项目,进一步挖掘凌家滩文化的潜在价值,结合文旅融合,传播好中国文化、中国声音。

  “马鞍山城市不大,但文化底蕴深厚,本次文化论坛可以说对马鞍山本土的文化资源作了一个很好的梳理,让大家知道马鞍山到底有哪些文化瑰宝。”市美协副主席、秘书长毛珠明说,马鞍山除了传统的“一黑一白”(钢铁和李白),还有许多文化宝贝。毛珠明认为,要通过加强文旅融合,不断打造城市文化的新品牌、新名片,不断提升马鞍山城市文化的知名度。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长江文化论坛也为我们未来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毛珠明说,下一步,他将用更加广阔的视野,深入“一江两岸”,进一步挖掘马鞍山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用美术作品讲好李白文化、凌家滩文化、诗歌文化等独属马鞍山的文化瑰宝故事。(记者 黄莹)

来源:皖江晚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