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院院士

华佗诞辰祭祀典礼:展示非遗技艺弘扬中医药文化

发表时间:2023/09/11 14:32:00  浏览次数:3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华佗者,千古医者之至尊,百代仁心之表率,虽世殊时异,而声名不堕……”9月9日上午,华佗诞辰1896周年祭祀典礼结束后,参加典礼的中外嘉宾被朗朗童声吸引,来到了华祖庵景区的观景台。

  只见17名小学生身着古装,手握竹简,犹如一个个“小药童”。他们满含感情地朗诵着《华佗颂》,一字一句地诉说着华佗伟大的医学成就,歌颂着华佗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精神。

  《华佗颂》节目指导老师、市朗诵与演讲学会常务理事朱大林告诉记者,一个月前接到主办方邀请后,他们就组织四名指导老师,利用小演员们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详细讲解《华佗颂》的每一句含义,并引导小演员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演绎这个节目。

  “一次次排练,特别是这次演出,加深了小演员们对华佗精神的理解,强化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向中外嘉宾展示了新一代亳州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朱大林说。

  当日,除了《华佗颂》朗诵,华祖庵景区还组织了古筝演奏、五禽戏展演以及剪纸、面塑、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剪纸艺人黄学信现场表演了剪纸绝活。他告诉记者,自己非常热爱剪纸,不用画图,心里想着就能剪出来,最擅长剪娃娃和生肖了。

  “可以在葫芦上给我画个华佗吗?”前来参加活动的嘉宾提出要求,烙画技艺传承人李峰满口答应,拿起小葫芦就进行创作,5分钟就在小葫芦上画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华佗像,还在上面写了一个“亳”字。当日,李峰展示的烙画作品都是葫芦,上面或是华佗像,或是中药材图案,他说,“不仅是借这个平台展示非遗技艺,更是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

  景区内一角,制作香囊现场也吸引了很多嘉宾驻足观看。工作人员杨柳一边晾晒中药材,一边介绍说:“制作香囊共有四步,晾晒是第一步,可以保持药效长久,有效避免发霉、生虫;接下来要称量药材,确保剂量精准;第三步是碾药,用碾药器把药材碾碎,方便入袋并发挥药效;最后一步装药,一个香囊就做好了。”

  杨柳告诉记者,药材种类不同,香囊的功效也有所不同,像艾草可以防蚊虫,薰衣草则有助于安眠,玫瑰花可以调节情绪……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药材进行配比制作香囊。

  华祖庵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景区将持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华佗祈福礼活动和名中医坐诊系列养生活动,感兴趣的游客和市民可以前往景区感受浓浓的氛围。(记者 张珍)  

来源:亳州晚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