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院院士

全国名角合肥飙戏 戏韵流芳共赞包公

发表时间:2023/10/10 10:18:20  浏览次数:17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一部包公的历史,就是一部忠孝廉洁的历史;一段包公的故事,就是一段代代传唱的佳话。10月4日晚上,“包公故里行经典永流传——全国‘包公’题材优秀节目展演”在合肥大剧院精彩上演,刘兰芳、邓沐玮、张建国、孙路阳等名家名角荟萃一堂,用一出出拿手好戏演绎着不同时期包公的“孝与廉”,展现“包公文化”的不朽魅力。

  “东大山,八斗岭,岱山湖水浪千层,店埠大河穿城过,疑是银河落凡尘。包龙图,坐衙门,三道御铡不留情,两袖清风立天地,一身正气惊鬼神……”伴随着童声朗朗的《包公谣》,当天的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这首由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带来的原创吟唱,讲述了“包公故里”合肥的包公故事,道出了“合肥侠们”心中的包公形象。

  紧随其后,一个个精彩节目渐次登台:国家一级演员谷化民表演的《千年龙图》,带领观众们开启一场“包公故里”的寻根之旅;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孔庆学带来的歌曲《苍生》,唱出了包公用一生去践行、去照见的“清心直道”;国家一级演员许北雄表演的《包公家训》,展现了包公留给后世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财富;邓沐玮、张建国、孙路阳、姚恩田等名家名角常演常新的“包公戏”,更是尽显“黑脸包公”千年弥新的浩然正气……

  本场展演是包公演绎中少有的“大联唱”“大融合”,既有京剧、豫剧、秦腔、山东梆子、评剧、评书,也有合肥以及安徽的“戏曲名片”庐剧、黄梅戏,丰富的剧种、精彩的剧目,让观众们充分领略到了戏曲百花园的繁茂多姿。而戏曲创意秀、音舞诗画、歌曲串烧等,则是用时下年轻人最喜欢的艺术表现演绎包公,让传统文化、经典传唱散发新活力,也为包公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也登台献演,此次,她带来的节目是评书《铡国舅》,这是其为本次展演特意编排的新作,第一次面向公众演出。虽然已近80岁高龄,但刘兰芳的风采不减当年,一起势一亮嗓,依旧声如洪钟、精神奕奕。刘老说,“包公故里”是合肥的一张宝贵名片,应当发扬光大,这一场匠心独运的演出对于宣传包公文化、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好的助推作用。

  有声有色、精妙绝伦的演出,也得到了观众的深度共鸣,现场掌声连连、喝彩不断,反响热烈。重庆小伙儿严理趁着十一来合肥旅游,恰巧又赶上全国“包公”题材优秀节目展演,百余分钟的演出带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包公故里”在合肥,“以前一说起包公,我想到的总是‘开封府有个包青天’,今天看了演出才知道,原来是‘合肥出了个包青天’。希望合肥能多用各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包公文化’,让‘包公故里’的名片传得更远,让我们这些外地人也都了解。”

  观众席中,还有两位特殊的观众——著名文史专家翁飞、安大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吴宗友,看过演出,两位在包公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直言“心潮澎湃、大为振奋”。他们表示,包公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当代民族精神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执守,这场别出心裁的演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助推根植于合肥大地的“包公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内涵、新的活力。(王靓/文 刘杨/摄)

来源: 合肥晚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