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院院士

坚持守正创新 “好戏连台”传承传统艺术

发表时间:2023/10/24 20:36:52  浏览次数:19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我们戏曲工作者意义深远。”安徽省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育殊表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的中国戏曲,经过创造转化,在大力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强烈的教育和审美作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统戏曲文化,才能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让更多人感受到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

  安徽是戏曲文化大省。如何推动安徽优秀戏曲的传承发展?汪育殊介绍,戏曲是历史和民族记忆的载体,中华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故事被搬上戏曲舞台。如徽剧《刘铭传》讲述刘铭传抗法保台的丰功伟绩,这个故事至今仍被世人所称赞。以传统艺术为载体,讲述中华历史、传播中国故事,既激活了传统戏曲的生命力,也为增强文化自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汪育殊表示,一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的传统戏曲艺术除了要传承好戏曲艺术本身的文化内涵,更要体现时代感和创新性。徽剧《刘铭传》复排演出深受公众欢迎,正是因为它保留了原版徽剧特色,也创新运用池州傩戏、青阳腔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唱腔,结合声光电等技术,为古老徽剧注入全新活力。

  二要创作出一批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汪育殊说,新时代戏曲艺术创作,是为人民群众生产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需要从业者把握时代脉搏,走进实践深处,走到人民中间,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

  “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传承好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精髓,千方百计把这些精髓转化融汇成为当代年轻观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只有这样,戏曲艺术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汪育殊说。

来源: 安徽日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