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院院士

非遗剪纸源故土 炕头校园话传承

发表时间:2024/03/18 10:30:58  浏览次数:28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3月14日,段建珺(中)在和林格尔县第二小学向小学生讲解剪纸技艺。

3月14日,段建珺(前左四)在和林格尔县第二小学与小学生合影。

段建珺在和林格尔剪纸传习所内创作剪纸(3月14日摄)。

       剪刀飞舞,红纸旋转,段建珺眼神专注,双手协作。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骏马剪纸作品在他手中诞生。

  今年51岁的段建珺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和林格尔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介绍,他自幼受家乡剪纸文化熏陶,传承创作的动物、植物、民俗等类别作品,彰显农耕与草原文明的独特意蕴。在传承和林格尔剪纸基础上,他创新形成“工以神通”的草原大写意剪纸个人流派。

  “老乡家的炕头就是我的工作室,坐下就能交流、学习和创作。”段建珺表示,为了抢救和保护和林格尔剪纸,自1994年以来,他开始深入和林格尔县乡村,探寻、发现掌握剪纸技艺的老人,向他们请教、记录剪纸口诀、技艺等,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剪纸纹饰图样得到重生。目前,段建珺在开展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口述史抢救和整理工作。

  近年来,在当地有关部门支持下,他创办和林格尔剪纸传习所,方便人们学习剪纸技艺。不仅如此,段建珺积极推广剪纸文化,走进校园课堂教授剪纸技艺,吸引青少年关注、传承剪纸艺术。“剪纸来自民间,最终也应该回归服务于当代生活,让剪纸更好地传承下去。”段建珺说。记者 贝赫 摄

  来源:新华网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 电话:     网站技术:众城科技
技术支持:皖ICP备102063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01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 B2-20060128